如何理解下阶段金融工作方向?

最新信息

如何理解下阶段金融工作方向?
2023-11-03 13:28:00
本次金融工作会议定调积极服务实体,有助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夯实银行可持续高质量经营的底层基础。展望未来,尽管银行未来盈利增长中枢将慢于过去,但夯实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有助于缓释投资者对于债务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忧,提升银行业整体估值位置。
  事件: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本次会议基调:积极服务实体,加强金融监管。
  本次会议提出加强中央对于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中央金融委员会统筹协调把关、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委落实属地责任的作用。同时,部署下阶段几大重要金融工作方向。
  一是积极服务实体: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1)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会议提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大领域。2)推动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会议提及“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我们预计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亦有继续走低空间。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会议提及“切实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当前金融业综合经营持续深入,预计后续方向包括强化功能性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金融基础设施的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和监管信息共享等。
  下阶段金融风险化解重点领域:地方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
  会议再次明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重点提及防范化解地方债务、房地产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1)地方债务:会议提及“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7月政治局会议提及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后,特殊再融资债发行推进积极,截至10月末共有24个省份累计发行超1万亿元,预计后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主管部门、金融机构仍将协调推进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地,降低地方债务风险。本次会议推动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和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对于存量和增量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防范机制的长效机制,将有助缓释债务风险,增强债务可持续性。
  2)房地产:会议提及“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制度和资金监管,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我们认为后续房企融资端政策有望进一步推进;会议还提及“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我们认为在此地产发展框架下,除前期地产销售金融地产政策持续推出外,其他配套金融地产政策有望继续优化,如保障房项目贷款等。整体而言,针对地产风险和行业发展,会议表态积极,既有利于缓释正常经营房企流动性问题,也有助于为银行业提供一定规模信贷资产。
  3)中小金融机构: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2)》,金融机构风险主要集中于农合机构及村镇银行,这两类高风险机构数量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92%。本次会议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预计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模式创新将加快推进。
  完善银行机构职能,拓宽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首提完善机构定位,国有大行和中小银行经营定位分化。会议提及“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国有大行方面,预计仍将发挥信贷投放支柱作用;中小行方面,鼓励中小机构进一步聚焦服务本地,预计将限制跨区域经营和同质化恶性竞争。
  优化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会议提及“促进长期资本形成,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做好产融风险隔离”。预计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上进行优化,在加强产融监管的基础上,推动产业资本助力金融机构资本夯实,此外拓宽银行资本金补充渠道指导下,预计部分银行融资能力有所增加。
  商业银行经营格局展望:转型与分化。
  我们认为,商业银行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从转型变革、到快速发展、到稳健发展的增长历史,此次工作会议表明,未来几年将进入金融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我们预计未来3-5年:
  1)银行业:扩表速度将基本同步于名义GDP增长,净息差底部运行,信用风险指标保持稳定;
  2)商业银行个体:从同质化走向差异化,基于实体客户的差异、银行风险偏好的差异、和产品定位的差异,个体经营结果或将继续分化。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区域经济景气下行;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金融服务实体,实体反哺金融,产融新模式提升估值空间。
  金融服务实体力度加大,有助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夯实银行可持续高质量经营的底层基础。展望未来,尽管银行未来盈利增长中枢将慢于过去,但夯实了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稳定性,有助于缓释投资者对于债务风险不确定性的担忧,提升银行业整体估值位置。个股方面推荐:1)业绩增长和估值位置带来的投资回报明确,主要包括未来三年业绩增速确定性强、估值回落至低位的机构重仓银行;2)个体进入资产质量拐点周期的估值修复;3)受益于资本市场政策的大型银行。
  (肖斐斐为中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如何理解下阶段金融工作方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