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惠妍接棒 碧桂园如何再出发

最新信息

杨惠妍接棒 碧桂园如何再出发
2023-03-03 10:09:00
3月1日,中国第一大民营房企碧桂园发布公告,该公司创始人杨国强辞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等职务,联席主席杨惠妍接任公司董事局主席一职,并继续担任执行董事。
  此时距杨惠妍进入碧桂园已经过去18年,成为联席主席已经4年。可以说,不管对内对外,杨惠妍接棒应该都是预期内的结果。
  出人意料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碧桂园没有任何铺垫地宣布了这一消息。
  从大的背景来看,在接连经历了楼市政策收紧、市场下行明显等困难,房地产行业如今仍在缓慢复苏中。作为行业龙头,碧桂园的压力也不小。数据显示,碧桂园2022年权益销售额为3574.7亿元,同比减少了大约35.9%。
  挑战当前,杨惠妍此时接棒,颇有一种临危受命的意味。好消息是,资本市场很看好这一场新老交班:3月1日港股开市,碧桂园集团应声上涨,当天报收2.6港元,涨幅8.33%。
  外界都在期待,这位“80后”新掌门,将如何带领碧桂园再出发。
  ●林东云华声宇王谦
  龙头房企的低调“二代”
  杨惠妍极其低调。进入碧桂园18年来,她鲜少有个人的照片、视频流出,也从未出现在媒体镜头前,处于几近“隐身”状态。
  但作为碧桂园接棒人,杨惠妍的存在感依然是很强的。至少,过去十年来,她每年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中国富豪榜单上,并且已经连续蝉联“中国女首富”十年。
  资料显示,杨惠妍生于1981年,在年仅12岁时就开始跟着父亲杨国强旁听碧桂园内部大大小小的会议。2005年,杨惠妍正式进入碧桂园工作,先后在投资策划中心、采购部、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数字化管理中心等部门担任主要管理职务。
  此后,杨惠妍于2006年成为碧桂园执行董事。2007年,杨国强在碧桂园上市招股书中表示:“将股权转让给女儿杨惠妍,是希望训练她成为碧桂园继承人。”此举再一次明确了杨惠妍作为接棒人的身份。
  2012年,杨惠妍成为碧桂园核心管理层,担任董事局副主席。这期间,杨惠妍展现了在资本运作方面的能力,主导了博实乐教育和碧桂园服务物业的分拆上市。目前,碧桂园服务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市值534.3亿港元。
  2018年,杨惠妍调任成为碧桂园联席主席,开始协助杨国强处理集团日常工作,并深度参与集团的战略规划及新业务探索。她的工作重点从原来的投资业务等向地产主业转移。而杨国强则从这一年开始,开始为机器人、农业等新业务“站台”。
  从过往资料来看,杨国强对自己从小培养的继承人是很满意的。2019年3月,碧桂园在香港举办2018年业绩发布会,杨国强被问到如何评价女儿杨惠妍时,他笑着说:“我用英文吧,very good!”
  碧桂园的高管对于杨惠妍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可以说,3月1日的接任消息虽然来得突然,但并不让人意外,这是早已定下的事情,一切都顺理成章。并且,回过头看,事情有迹可循的。
  早在去年12月,碧桂园的高管层就完成了年轻一代的大换血,碧桂园7名执行董事中职业经理人的数量达到4名。这被视作是杨国强在退休前为碧桂园进一步蝶变成一家现代化企业下了最后一步棋。
  上一盘棋落子定局,下一盘棋才刚刚开始。杨惠妍接过的碧桂园,就像一艘正在穿越风雨的“巨轮”,她需要回答前行的方向在哪里,以及如何安稳地抵达目的地。
  驾驶风雨中的“巨轮”
  官方信息中,杨国强最近一次露面是在今年2月16日,在碧桂园2023年度工作会议上,他表示:“两个月前我们还在黑暗的隧道里穿行,两个月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隧道口的一缕曙光。”
  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民营企业家、中国第一大房企的创始人,杨国强对趋势和市场变化有着敏锐的感知。回望碧桂园的发展历程,穿越“隧道”的时刻并不少。
  时间回到1989年,杨国强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建筑公司。1992年,杨国强组建的北滘建筑工程队拿下顺德碧江村、三桂村的1300亩荒地,准备盖4000套别墅,“碧桂园”以项目名的形式首次出现。
  1994年,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杨国强正式成为房企负责人。杨国强抓准了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精准的市场定位将碧桂园的楼盘从顺德带到全国各地,让碧桂园从一家乡镇企业发展成为世界500强,其市值一度超过3500亿元。
  早年间碧桂园的规模崛起,依靠的是“高周转”。这种方式让碧桂园实现了规模的迅速拓展和效益的显著提升。到了2018年,一系列事件让“高周转”模式在房地产行业引发巨大争议。也是在这之后,杨国强和碧桂园对“高周转”进行了及时刹车。
  杨国强在2018年8月管理会议上表示,要把安全、质量摆在第一位,一切不能保证安全、质量的施工都要停止。此后几年碧桂园放慢了发展步伐,更强调“提质控速”“行稳致远”。
  而从2020年起,受疫情、去杠杆调整、周期下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压力,2022年尤甚,碧桂园也并不例外地受到了影响。
  数据显示,碧桂园2022年权益销售额为3574.7亿元,同比减少了大约35.9%,其去年上半年总收入1623.63亿元,同比下降约三成。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1至2月碧桂园销售额562.0亿元,同比减少39.2%。
  但即便如此,碧桂园仍保持在房地产业的头部位置,并通过配股及获得大型商业银行授信等方式,向外界传递着财务稳健的消息。
  杨国强小心谨慎驾驶着这艘“巨轮”,带领碧桂园一次次穿越风雨。
  而今,虽然碧桂园和房地产行业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2022年,但要带领碧桂园实现稳健、高质量的发展,依然是一场高难度的挑战。
  巨人转身慢但仍然要转
  除了房地产领域考验重重,碧桂园的转型之路也在艰难中前行。
  碧桂园较早开始布局第二条、第三条增长曲线。2018年前后,伴随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房地产行业政策上的调整,国内房地产行业掀起了一股转型潮。在2019年度工作会议上,杨国强提出“碧桂园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正式吹响了转型的号角。
  碧桂园选取了两个转型方向,一个是机器人,另一个是农业。杨国强的想法是朝着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即便是农业,也是要打造高科技的农业。
  在新业务的发展上,碧桂园延续了一贯“快”的风格——仅用了几个月时间,碧桂园的机器人基地就拔地而起。
  在这个过程中,外界有不少对碧桂园的质疑甚至嘲讽的声音。同时,主营建筑机器人的博智林公司,也一度出现了高管团队变动等风波,并沉寂了较长一段时间。
  不过在碧桂园内部看来,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可喜”的。根据最新数据,目前碧桂园建筑机器人板块拥有3000多人的科研团队规模,已有50款在研建筑机器人,覆盖全周期建造过程,其中33款已经进入现场进行测试。
  在现代农业赛道上,去年,碧桂园现代科技农业种植水稻面积13179.88亩,全年粮食生产合计6815.385吨,亩产517.1公斤远超全国亩产(387公斤)平均水平。目前,碧桂园建立了三大智慧农场,招揽了一批平均学历硕士及以上的新农人。
  正所谓“巨人转身慢”,大型企业转型往往更不容易成功,更难摆脱路径依赖。碧桂园的新业务还充满未知数,整体业务规模也还远不能跟主业相比。如何完成转身,也是对杨惠妍的考验。
  不过,曾经作为房地产业务“配套”,一度备受质疑的广东碧桂园学校不仅一直办到了今天,成为省内的知名学校而且在其基础上发展起的博实乐教育集团已经独立在美股上市,而这背后的推手,正是杨惠妍。
  对女儿“扶上马送一程”的杨国强,辞任后也将精力放在了新业务上。根据媒体报道,3月1日,公布辞任消息后,杨国强仍像往常一样去博智林公司上班。
  碧桂园似乎很坚定,转型很难,但是仍然要转。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杨惠妍接棒 碧桂园如何再出发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